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西拉木倫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西拉木倫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拉木倫河的主要支流
全河有大小支流125條,其中:最大支流查幹木倫河,還有少冷河(少郎河、少朗河,遼代是中京道與上京道界河)、嘎斯台河、古力古台河、葦塘河(遼稱麝香河)、巴爾太河、碧流河、白岔河(百岔河、白查河)、必如河、薩仁河、大浩來河、塔日其溝河等,全係河流總長4150公裏,河網密度0.13公裏/平方公裏。
薩嶺河(薩仁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子鄉烏蘭布統旅遊開發區樺木溝國家森林公園,有多條山間溪流匯集在一起,然後自南向北流經合盛源,在克什克騰旗浩來呼熱鄉布敦山匯合沙裏漠河(源水頭)注入西拉沐淪河。從河流長度計算,應為正源。
源水頭,又叫潢水源,源頭,在今克什克騰旗浩來呼熱鄉的白槽溝(小騰格裏沙漠東部邊緣),古稱平地鬆林(蒙古語稱為百爾賀赫爾洪)。近代學者康清元在所著《熱河經棚縣誌》中說:“西拉沐淪源出克旗百爾賀赫爾洪,是塞外之巨川,早散見於諸家方誌……潢源今稱源水頭。”。它是一處凹陷的、形近葫蘆的低窪盆地,穀底地勢平坦,林木蔥籠,有幾十孔泉眼湧出清流。泉水在半圓形沙灣的出口匯流形成了沙裏漠河,沙裏漠河在浩來呼熱鄉溝門村附近與薩仁河匯流後,被正式稱為西拉沐淪(在克什克騰旗169公裏的河段內,共有50多條大小河流匯入西拉沐淪)。
西櫻桃溝河,發源於林西縣雙井店鄉石棚村的正岔、東岔及西岔,三源於石棚匯流後流入西拉沐淪河。
葦塘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烏日都渾地川,主要流經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及遼寧省阜新市,北流至清水口注入西拉沐淪河。葦塘河上遊葦子溝,溝長1公裏多,深30米,寬50米,兩壁陡立。葦塘河是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土城子鎮與翁牛特旗,以及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平安鄉與雙廟鄉的界河。
查幹木倫河(查幹沐淪河),又稱黑水河,隋唐稱奧支水,遼稱黑河、元明稱哈刺母林、清稱察汗木倫。上源出於大興安嶺支脈巴林右旗罕山南麓,於胡日哈廟同西拉沐淪河匯流,由北向南流經巴林右旗西南部匯入西拉木倫河。。該河由林西縣五十家子鎮石門子村東南入境,流經興隆莊鄉、官地鎮、隆平鄉,到平頂廟村東側出境。境內流長60公裏,流域麵積1046.9平方公裏,河床寬為20-100米。23年(1956-1979年)平均逕流量為3693萬立方米。河兩岸多為丘陵、沙丘,河床較寬且彎曲,河底多為流沙,下陷力較弱023年(1956-1979年)平均年輸沙量為41.5萬噸。自龍頭山到平頂廟一段,長20餘公裏,河床比較寬,河水流速漫,淤積較嚴重,河床逐年增高,致使兩岸大片耕地鹽堿化。夏季洪水期(6-8月)水深可達2米,流速4米/秒,並攜帶沙石,衝擊力較強,兩岸農田和公路常被洪水淹沒、衝毀。每年11月一翌年2月和3-4月為河水結凍期和解凍期。
查幹沐淪河本境主要支流有:
烏牛台河:發源於林西縣老房身鄉墨家溝西北1公裏處,流經大冷山林場、響水溝村、西邊牆村、老房身村、東敖包村、太平莊村,於大馬金村流入查幹沐淪河,全長約30公裏。
朝陽溝河:發源於西烏珠穆沁旗,流經林西縣五十家子鎮的朝陽溝村、水泉溝村、東邊牆村、石門子村,於五十家子村匯入查幹沐淪河,境內流長約25公裏。
西南溝河:發源於林西縣老房身鄉的偏坡道西溝,流經三道營子、西南溝,匯人烏牛台河後,流入查幹沐淪河,全長9公裏。
嘎斯台河,又稱嘎斯汰河、色布敦廟河,發源於克什克騰旗同興鄉,從林西縣大營子鄉土廟子村入境,流經冬不冷鄉、大川鄉,於隆平鄉平頂廟村南匯入查幹沐淪河。林西縣境內流長46公裏,流域麵積1125.4平方公裏,23年(1956-1979年)平均年逕流量4789萬立方米。沿岸地形平坦,多為耕地、牧場,河道彎曲,兩岸衝刷嚴重,河底多為礫沙,下陷力小,23年(1956-1979年)平均年輸沙量為85.49萬噸。該河為本縣中部農區灌溉的主要河流,利用率較高。洪水期(6-8月)水深可達3米,流速3.5米/秒,攜帶沙石,衝擊力較強,兩岸農田常被洪水衝毀。每年11月一翌年2月和3-4月為河水結凍期和解凍期。嘎斯汰河本境主要支流有:玻璃溝河:發源於林西縣繁榮鄉吉林壩村東南1公裏處,流經永利村、幸福村、繁榮村、東升村、趙家營子村、孫家營子、大川村,於文武村蛤蟆石匯入嘎斯汰河。羊腸子河:發源於林西縣冬不冷鄉東興村,流經龍王廟子村、冬不冷村、黃河子村,於黑山頭村流入嘎斯汰河,流長約18公裏。黑水河:發源於林西縣大營子鄉土廟子村,流經冬不冷鄉黑水村,於西門外村同嘎斯汰河匯流,流長8公裏。瓜皮子河:一源於本縣十二吐鄉七間房村;一源於十二吐鄉巴吉溝村,匯流後由大川鄉黑山頭村流入嘎斯汰河,全長18公裏。十二吐河:發源於林西縣十二吐鄉邊家大院村北,於冬不冷鄉河沿村流入嘎斯汰河。
巴爾汰河,查幹沐淪河支流,又稱沙巴汰河。發源於克什克騰旗白音高勒蘇木,由板石房子鄉敖包河村小營盤入林西縣境,流經板石房子鄉、統部鄉、新林鎮,於興隆莊鄉九連莊村匯入查幹沐淪河。境內流長46公裏,流域麵積為992:2平方公裏,23年(1956-1979年)平均年逕流量2976萬立方米。河兩岸多為地勢平坦的耕地,河床較寬,河道彎曲,部分河岸較陡,河底為礫沙,下陷力較小,23年(1956-1979年)平均年輸沙量為38.6萬噸。該河為本縣北部農區的主要灌溉河流。洪水期(6-8月)水深1.8米,流速1米/秒,每年11月一翌年2月和3-4月為河水結凍期和解凍期。巴爾汰河本境主要支流有:馮家營子河:一源於西烏珠穆沁旗軍馬場;一源於林西縣氈鋪鄉房框子後溝;一源於氈鋪鄉馮家營子。三源匯流後,流經氈鋪鄉大壩村、氈鋪村、前進村、八一村,流入巴爾汰河,全長約28公裏。大壩河:發源於林西縣氈鋪鄉上西溝,流經西溝營子,於上大院北1公裏處同馮家營子河匯流,為巴爾汰河二級支流,長3公裏。
白岔河(百岔河、白查河),發源於內蒙古和河北交界的七老圖山脈。在白岔河流域發現岩畫多處。這是自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文物普查首次發現白岔河流域岩畫群以來又一次重要發現。
少冷河,全長約204公裏,發源於翁牛特旗西部三岔襠山東麓。蒙古語原名為“純都布高勒”,意思是“水流深陷處之河”,漢語原名為響水河,皆因其一處河床沉陷,形成飛瀑,響聲如雷而得名。少郎河(少冷河、少朗河),西拉木倫河右岸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翁牛特旗境內楊樹溝門西南三岔襠山東麓,下遊稱響水河,另外還有少冷河、桑樹川河、尖山子河等分段的河名。1983年正式定名少郎河。少郎河從翁牛特旗烏丹鎮東南流過。在海拉蘇鎮在海金山注入西拉木倫河。
狼族是哪個民族是?
中國的狼族是契丹族,曆史上對於契丹族的起源,相傳北方大草原流淌著兩條河,一條從大興安嶺南端奔騰而下,契丹人稱其為西拉木倫河,亦稱“黃水”,文獻上寫作“潢河”。
另一條河自醫巫閭山西端而來,名為老哈河,亦稱“土河”契丹族對狼當做圖騰一直保留到現在。
契丹人在語言運用上有其獨特的技巧,他們善於運用比喻的手法評論事物和品評人物。遼朝文人既用契丹語言文字創作,也大量用漢語文寫作。
他們的作品有詩、詞、歌、賦、文、章奏、書簡等各種體裁,有述懷、戒喻、諷諫、敘事等各種題材。作者包括帝後、宗室、群臣、諸部人和著帳郎君子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